孩子與大人不同,他們會以為別人所想、所見、所感覺到的「應該」都跟他們一樣,因此他們會無法了解為什麼別人會有不同的想法,所以當他們無法我行我素時,就會尖叫、生氣、踢、咬、打人。
父母可以怎麼做?
這時候,父母有個「艱鉅」的任務:要接受他我行我素的心情,但又要讓他知道,他並不是宇宙的中心。
(1) 和孩子建立好關係
在他不搗亂時給他更多的關注。 當他出現危險動作時,跟他說:「你可以……」,取代「你不可以……」
(2) 讓孩子加入你的工作
父母親每天一定要有一段「全心全意和孩子相處」的時間,在這段時間裡,父母親要放下家事、關掉電話,認真地陪伴他。 除了這段時間之外,如果你有其他的事情不能陪伴他,可以跟孩子說:或者邀請孩子加入你的工作:「媽媽現在要洗碗,你幫忙擦桌子好不好?」
(3)夫妻間多關愛彼此
孩子會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,是因為在家裡他總是家人每天關心的焦點,因此,父母親應該
少把焦點放在孩子身上,而去多關心彼此的狀態。先做好夫妻,才能做好父母。
父母必須讓孩子明白的五件事:
1. 別人也有權利
讓孩子了解你的權利和需求。例如:當你在看書無法跟孩子玩的時候,告訴他。
2. 沒有人是完美的
當孩子在遊戲中與同儕發生爭執時或是有肢體上的攻擊時,了解事件過程後如果是自己孩子的
錯,也需要去要求他承認錯誤並道歉,並且讓孩子了解道歉承認錯誤並不是件丟臉的事。
讓孩子知道你不要求完美,並不會降低他未來的成就,只會讓他更願意冒險、不畏失敗。
尤其是在他製造讓人驚奇的混亂時(當然要在合理的範圍內),父母親表現得有彈性,並幽
默地一笑置之,會讓孩子更有勇氣去經歷他的人生。
3. 除了哭,還有別的解決方法
孩子因為要不到東西,或是無法得到他想要的而哭泣時,先同理他的感受,接著,提供可行
的解決方式:
4. 感覺是會改變的
孩子在傷心或失望時可能會很情緒化,是因為他不知道這種感覺只是暫時的,他以為傷心的
感覺會伴隨他一輩子。 因此我們可以適時地提醒孩子:「剛才我們不能去公園玩時你很傷
心,現在我們在院子裡玩是不是也很開心,感覺是不是不一樣了?」
5. 爸媽知道什麼是對我好的
父母親本身要十分清楚到底要給孩子什麼,管教原則在哪裡,底線又是什麼,這樣才能讓孩
子感覺到安全、受到保護。
本文出處:思考智富.com-家庭教育工廠 http://dujin-rich.com/ownway/
~教育孩子並不是件簡單又容易的事,適時的給予鼓勵及關心不但能更了解孩子,
還能促進親子關係喔!~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