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提倡愛的教育,但每位家長對愛的定義都有所不同。有些父母認為「愛之深,責之切」,而有些家長則容易溺愛孩子。如果「管教與愛」是吉他的弦,太緊,弦容易斷;而太鬆,則彈不出聲音。


請想像這個情境:一個讀小二的孩子有天對他的父母說:「這是我的成績單。」爸爸媽媽打開一看,不及格!他們那二年級的孩子竟然得了個「不及格」,恐懼瞬間佔滿他們的心,「完了,我的孩子沒救了,成績爛成這樣!」於是充滿恐懼的父母,心中只有一個念頭:「我該怎麼教導這孩子的功課?」


        愛孩子的好父母都會有此擔心,要如何才能讓孩子朝著你想要的方向前進?因為我們的愛,所以會想去控制孩子的行為


       這個情境其實有另一種可能。


請想像當孩子的父母看到成績單後說:「孩子啊,我跟媽媽討論過了,聽好,不管你要花多少年把二年級讀好,爸媽都一樣愛你。如果你再重讀兩年,妹妹就跟你同班了。兄妹玩在一塊兒,也不錯。」
孩子瞪大眼睛,不可置信地望著他們:「多少年都沒關係?」
「嗯。」
「我才不要花那麼多年!」問題瞬間回到該負責任的人身上


       我們應該教導孩子學會信任親密關係的力量,活出愛與自由的生命。重視人與人關係的孩子就不會想讓別人傷心、難過及失望。


       愛是堅忍的,仁慈的;有愛就不做鹵莽的事,不輕易動怒,不記住過錯。
       愛能包容一切,對一切有信心,對一切有盼望,能忍受一切。
       愛是永恆的信心與盼望。
       以憐憫、謙遜、溫柔和忍耐的心教導孩子,讓他自幼到老終生不忘。
       讓我們用最大的敬意和愛心對待他們。


 


參考資料:"Culture of Honor" by Danny Silk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Y GYM大安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